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就是能量。
物理學家也已經證明,我們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固體都是由旋轉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有著不同的振動頻率,粒子的振動使我們的世界表現成目前的樣子。我們的人身也是如此。
物質、世界、宇宙及生命,包括我們這個由原子組成的肉體,目前裡面最基本的結構就是能量,這「能量」振動,被量子物理學家發現,並證實跟人的「意念」有著「糾纏」般的關聯。
我們每個人的意識、看法、觀看事物的角度,都會跟外界事物的結果有關。量子力學證明,任何物質的基本粒子,都會回應人類意念的刺激。
所有人都是一個以能量頻率製成的多維度光之存有,不斷發出不同頻率的振動,創造著你自己的現實世界的人。
科學也早已揭示,宇宙間萬物的本質是能量。一切都靠能量的轉變。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教授,大衛.霍金斯花了30多年研究,發現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有一個有關人類所有意識的能量品質數據。
關於霍金斯博士的研究範圍: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歐等地,其中也包含不同種族的、文化背景、職業、年齡等等的區別,幾年累積了幾百萬筆數據資料,再經過精密的統計分析後,他發現到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指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情緒)。
這些數據將人的意識劃分成1到1000的範圍。
這些全都對是有害的情緒,而振動頻率200到1000的情緒,如:信任、溫和、樂觀、寬容、理智和理解、關愛和尊敬、高興和安詳、平靜和喜悅等,則可改變身體中粒子的振動頻率,進而提升人的身心健康狀況。
一個能量級數在300的人相當於9,0000個能級級數低於200的人。
一個能量級數在400的人相當於40,0000個能級級數低於200的人。
一個能量級數在500的人相當於75,0000個能級級數低於200的人。
一個能量級數在600的人相當於1000,0000個能量級數低於200的人。
一個能量級數在700的人相當於7000,0000個能量級數低於200的人。
12個能量級數在700-1000的人相當於一個阿瓦塔Avatar(如佛陀,耶穌,奧修、克里希納)能級在10000+的人。
在過去的幾千年中,只要一個時代出現一個能量級數如:阿瓦塔的大師的能量級存在,可以剛好與所有其他人類中低能量級數存在的人相互平衡。也許這也可以說明,宇宙冥冥之中巧妙的安排,造就了一個地球整體能量的平衡。
近年隨著地球進入揚升時代的訊息,更多人開始關心身心靈健康的影響,這也如巧合般的協助更高能量振動的提升,讓地球的整體能量隨之提升到更更層級的能量品質。
當某人的能量級數由於種種因素造成而降到200能量級數以下,他將除了出現種種不適切的情緒反應外,整個人由內而外的狀態也會開始出現脆弱、不穩定的情緒反應,甚至越來越容易被周遭環境所左右而開始造成一些疾病的出現。
所以一個人的能量級數跟一個人的心境有直接相關是一種從科學都可以找到的影響。
反之當一個人總是處於喜悅的情況,也不難發現,這個人將容易擁有成功且產生的成功吸引力也提升了成千上萬倍呢!
如果進入喜悅的能量,信任當下是有幫助的。
而溫和、樂觀、寬容、理智和理解、慈悲、關愛、尊敬、幸福和和平、平靜和喜悅在600,開悟(enlightenment)在700-1000能量級數。
在博士的研究期間,他遇到過的最高的能量級數是700。德瑞莎修女(1910-1997, 獲1997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時候,當德瑞莎修女走進屋子裡的一瞬間,在場所有人的心中因為充滿了幸福,她的出現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進入一種靜心與愛的境界,每個人幾乎想不起任何雜念和怨恨,整個現場能量級數瞬間被提升。
1000 的能量級數可以稱為是神的意識或最高能量精神,這是絕對有力量的頻率甚至是更高的可能。
相傳過去耶穌的時代,當耶穌出現在村子裡的,每個圍上來的人心裏除了耶穌愛的能量而其它什麼都消失。
這也可以解釋,我們的能量場是隨著意念隨時隨地改變的,而當你處在低頻的能量場,很容易跟周邊這種低頻能量場共振觸發情緒,
戴維‧霍金斯的研究也發現,凡是生病的人一般都使用負面的意念過生活。當人的振動頻率可以維持在200能量級數以上就不會生病。
通常病人的振動頻率低於200。喜歡抱怨、指責、批判、嫉妒、仇恨別人,頻率都是屬於低頻率。
當一個人不斷指責批判別人的過程中,往往也是在耗損自己的能量,所以振動頻率低於200。這些人容易得很多不同的疾病。
在美國的大衛霍金斯博士,是一位在美國有名的醫生,他每天都醫療了很多病人,來自世界各地。他每天接觸的病人多達一千多個病人,有時人數太多他只好請助理們幫忙,他說他只要看到病人就知道這個人為什麼生病,因為從病人身上找不到任何一個愛字,只有痛苦、沮喪能量整個包附著他全身。 後來他發現,凡是生病的人都是用負面的意念。
當能量很高的人出現時,他的磁場會帶動整個萬事萬物變得美好祥和,而當一個人有很多負面意念的時候,傷害的不僅是他自己,也讓周圍環境磁場開始變得不好。
霍金斯博士說他做過百萬次案例,在全球調查過不同人種,答案都是一致的。只要振動頻率低於200,這個人就生病。
200以上的就沒有病,200以上的意念有哪些?喜歡關懷別人,慈悲心、愛心、行善、寬容柔和等等這些都是高的振動頻率,達到400到500。
如果我們能經常保持樂觀祥和、喜悅、感恩的心情,避免不滿、妒嫉、不安、懷疑的情緒,久而久之,身體就越來越健康,同時也可以影響身邊的人,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日本有一個大提琴家名:夏恩患癌後,試圖與疾病鬥爭,但卻感覺越來越糟。
最後他調整心態,去愛身體裡的每一個癌細胞。他視癌症劇烈的疼痛為「叫醒服務」,去祝福和感謝。
他開始發現這種感覺很好。接著他決定愛生活的全部,包括每個人、每件事。一段時間後,出人意料的是癌細胞竟全部消失了。後來他成了在日本家喻戶曉的治療師。
我們可以說,疾病是我們身體內在對愛的匱乏和恐懼,而疾病只是一種反應,不管是什麼意念透過真正的愛,提升自身能量,負能量也將在無條件的愛和自身的愛心中被清理和提升。
我們常聽到''物以類聚''在這裡也是適用:萬物萬事萬物與宇宙確實是都是同頻相吸。
你處於什麼樣的頻率狀態,就會吸引同等頻率狀態的人事物到你身邊來。也就是說,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因為它是在你的頻率狀態所吸引下發生的。
精神狀態決定常常影響能量層級,同頻共振,同質相吸,每個當下每個時刻都影響著我們生活品質。
如何提高自身能量品質?
先談談能量對我們生命造成的影響!
人生的三種狀態
水有三種狀態(結冰、常溫、沸騰)
水的狀態是由溫度決定的。
人生也有三種狀態(結冰、常溫、沸騰)
而人生的狀態時由你心靈的溫度決定的。
假如一個人的心靈溫度是0-度以下,那麼這個人生活的狀態就會處於如履薄冰,一種封閉沒有溫度,而他整個人生可能因此不過他雙腳所站立的區域罷了。
假如一個人的心靈溫度是常溫,一種平常心看待的方式去生活,那麼他像流動的水,他最終可以流進大河、大海,但他還是離不開大地。
假如一個人的心靈溫度是沸騰的,他的人生也是炙熱的。他是水,甚至可以透過沸騰成為蒸氣;離開大地、成為雲海,進入廣闊的天空,自由自在。這時候的他,不僅擁有大地,也擁有天空,瞬間他的世界是沒有局限的。
人類是高等動物,當人類明白去遵循宇宙自然法則,內在心靈品質會開始處於積極、正面、慈悲、寬容、愛、喜悅、和平的狀態,自然就會擁有人生各種圓滿成功的境界。
宇宙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這個道理,這也是所有大師,大成就者在人間總不忘提醒遵從的大道,依宇宙規律行事。而一切慈愛、安樂、富貴、滿足、寬容、平和、喜悅、等會很自然的伴隨在生命中。而那些煩惱、憂愁、痛苦、疾病、困苦、羞辱、自卑、失意、災禍等...會自然遠離。
提高能量級,就是提高自己創造幸福感及美化世界的能力。
200能量層級是意識狀態的分水嶺。穿越人類情緒化的低能量級,開始走入正能量。
250能量層級是走上生命覺醒之路的開始,此時,內在活力會顯現,進入真正的智慧、積極主動和愛的階段。
如果一個人能從200以下躍升到200以上,就是一個巨大的能量等級跳躍,這直接可以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500能量層級是另一個巨大的能量等級跳躍。對於超越了500這一層級的人,雖然容易心想事成,但因為所有眼所見的物質財富和世俗的需要已經變得無關緊要,反而怡然自在。
這正是那些真正的修行者、悟道者、心靈導師、上師和一些偉大的藝術家一生不爭名逐利,也不貪圖物質的原因所在。
可以透過這些檢查表看看自己的能量層級。
1 開悟正覺: 700—1000
2 和平喜默: 600
3 喜悅平靜: 540
4 仁愛無私: 500
5 明智智慧: 400
6 寬容接納: 350
7 主動樂觀: 310
8 信任淡定: 250
9 勇氣肯定: 200
10 驕傲刻薄: 175
11 憤怒仇恨: 150
12 慾望貪婪: 125
13 恐懼焦慮: 100
14 憂傷無助: 75
15 冷漠絕望: 50
16 內疚報復: 30
17 羞愧自責: 20及以下
如上圖所示:分數越高越好,反之,分數越低、能量頻率越低,能量級數也越低。“勇氣”200能量層級是意識狀態的分水嶺,超越了情緒化的低能級,人們開始走向正面。
Love 工作坊
Love Plus 是一个心灵与情感的庇护所。我们探讨爱、冥想、疗愈与灵气能量之间的深刻联系,为您提供应对生活中情感与个人挑战的指引。无论您是在寻找内心的平静、更深层的关系,还是灵性成长,我们的博客都将为您带来智慧、实践方法和灵感,帮助您疗愈并活出更好的自己。 Love Plus is a sanctuary for the heart and soul. We explore the profound connections between love, meditation, healing, and Reiki energy, offering guidance to navigate life’s emotional and personal challenges. Whether you seek inner peace, deeper relationships, or spiritual growth, our blog provides wisdom, practices, and inspiration to help you heal and thrive.
Thursday, August 31, 2017
Monday, August 28, 2017
愛是什麼?
愛是什麼?
「只有在深深的親密和信任中,愛才會成長。」
1.
問:我深愛著我老公,但同時我覺得被別人吸引。
記住兩件事。首先:只有在深深的親密和信任中,愛才會成長。如果你換人,從A換到B,從B換到C,這就像是你把自己從一個地方移植到另一個地方。你永遠不會紮根——樹會長的很虛弱。
要獲得力量,深深的根是需要的,要紮根,時間是需要的。對於愛,甚至永恆都不夠用,記住,因為愛會一直成長,成長,成長——沒有結束。它只有開始,沒有結束。所以不要認為愛是膚淺的。它不只是一段關係而已。通過愛,你的整個存在都能被發現。它是神聖的。
但在西方,它已經變得非常世俗了;它幾乎喪失了自己的意義。它已經變得越來越性慾和肉慾,非常的膚淺和隨便。事實上,我擔心,西方或許喪失了愛這個面向。人們或許徹底忘記了,在愛里有著無限內在成長的可能。
如果你想找刺激,那麼更換伴侶是好的。你會更刺激;你的伴侶是你要去探索和發現的。對於舊伴侶,一切都是已知的、安定的——整個版圖都是已知的。一個人開始覺得有些受夠了,有點無聊。這是自然的。
但如果你愛那個人,你甚至也會愛那份無聊。如果你愛那個人,你甚至也會愛他的舊習慣,舊方式,舊版圖。老東西有它們自己的魅力。就像你坐著的這把舊椅子——它有些東西是別的椅子給不了的。它完全貼你身;不光你知道它,它也知道你。
2.
問:在我跟我女朋友的關係裡,我遇到了困難,我在想要不要繼續這段關係。
所有的關係都是愛、恨關係。沒有一段關係純粹是愛,沒有一段關係純粹是恨。它是愛+恨。如果你誠實,你會陷入麻煩。如果你跟一個女孩說,“我跟你的關係既有愛又有恨。我愛你如初戀(就像我從沒愛過別人一樣),我恨你,就像我從沒恨過別人一樣。”你想結婚都難了,除非你找到一個靜心的女孩,她能明白其中的真相;除非你能找到一個朋友,他能明白頭腦是多麼的複雜。
頭腦並不簡單,它非常複雜,通過頭腦,你永遠不會變得簡單,因為頭腦不停的製造欺騙。保持靜心,意味著覺察到那個事實——頭腦一直在隱藏一些東西不讓你看到,對於一些讓你鬧心的事實,你閉上眼睛不去看它們。遲早這些鬧心的事實會爆發,把你壓倒,你會跑到另一個極端。那一端並不遠,它並不在天上;它就在你身後,在你內在,在你的頭腦裡,在頭腦的運作裡。如果你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停在中間、保持中立。
3.
問:當我看到我愛人對別的女人感興趣時,我就會嫉妒。雖然我很愛他,但我對此很不開心。請幫幫我。
性會製造嫉妒,但這是次要的。問題不在於如何放下嫉妒;你無法放下它,因為你沒辦法放下性。問題在於如何把性蛻變成愛;那麼嫉妒就會消失。
如果你愛一個人,那份愛就是承諾,就是保障,足夠了。如果你愛一個人,你知道他不會去找別的人。如果他去了,他就去了;你無能為力。你能做什麼?你可以把他殺了,但一個死人不會有什麼用。
當你愛一個人,你就會有一種信任,他不會去找別人。如果他去了,那就沒有愛,你無能為力。愛會帶來這份了解。嫉妒沒有了。
如果有嫉妒,你就要清楚的知道,沒有愛。你在玩一場遊戲;在愛的背後你隱藏著性。愛是一個被染了色的詞;性才是真相。
4.
問:在人際關係上,我感到挫敗和失衡。我現在單身。
你需要戀愛、一段關係——它會讓你安頓下來。愛是一個非常基本的需求,就像食物一樣基本。沒有食物,沒有愛,你就會開始萎縮。沒有食物,身體會開始餓死。沒有愛,你內在最深處的存在也會開始死亡。你需要一些非常溫暖的愛情。你需要一個能像母親一樣愛你的女人,你的能量馬上就會安頓下來;否則你可能有大麻煩——你會分裂成兩種人格。
愛帶給你完整。沒有愛,每個人都會有兩個頭腦——右半腦和左半腦,它們是分開的。在兩個半腦之間有一個非常小的橋樑。當你深愛一個人,那個橋樑就會變得越來越有力,越來越寬,越來越大。
在一段真正深入、親密的關係裡,有一刻會來到,右半腦左半腦不再分開。它們變成了一個整體。那就是為何愛看起來如此不理智。對於那些很上腦的人來說,愛看起來如此的荒謬、盲目。它是不理智的,因為兩個半腦相逢、融合、變成了一個整體。它非常的混亂,但也非常的美。一切美的東西都出自於混亂。所有的星辰都誕生自混亂、混沌。
帶著你必須在愛裡達成靜心的想法,進入一段關係。愛作用非常大,如果你正知正見。否則愛會非常有破壞性。它摧毀了很多人。它只帶來了麻煩、焦慮、痛苦、悲傷、抑鬱、挫敗。但愛沒有任何錯;是人內在某些東西錯了,他的態度錯了。他沒辦法使用愛。始終記住,內在的統合是需要的。外在只是進入內在的工具,內在才是目標。
5.
問:一段充滿愛的關係真有可能嗎?
關係意味著某些完整的、完成的、結束了的。愛從來都不是一段關係;愛是“連接著”。它始終是一條河流,不停的流淌,沒有止境。愛不知道句號、結束;蜜月會開始,但從沒有結束。愛不像小說,開始於某處,結束於某處。它是一個生生不息的現象。愛人們會分手,但愛會繼續。它是一個連續。它是一個動詞,不是一個名詞。
我們為什麼會把“連接著”的美縮減成一段關係呢?為什麼我們這麼著急? ——因為連接是不安全的,關係是一種安全,關係是一種確定。連接著只是兩個陌生人的相逢,或許只待一晚,早上我們就說再見了。誰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們是如此害怕,我們想把它確定下來,我們想把它變得可以預見。我們想要明天遵從我們的想法;我們不允許它自由,想怎麼來就怎麼來。所以我們立馬把每一個動詞縮減成了名詞。
Osho----奧修
「只有在深深的親密和信任中,愛才會成長。」
1.
問:我深愛著我老公,但同時我覺得被別人吸引。
記住兩件事。首先:只有在深深的親密和信任中,愛才會成長。如果你換人,從A換到B,從B換到C,這就像是你把自己從一個地方移植到另一個地方。你永遠不會紮根——樹會長的很虛弱。
要獲得力量,深深的根是需要的,要紮根,時間是需要的。對於愛,甚至永恆都不夠用,記住,因為愛會一直成長,成長,成長——沒有結束。它只有開始,沒有結束。所以不要認為愛是膚淺的。它不只是一段關係而已。通過愛,你的整個存在都能被發現。它是神聖的。
但在西方,它已經變得非常世俗了;它幾乎喪失了自己的意義。它已經變得越來越性慾和肉慾,非常的膚淺和隨便。事實上,我擔心,西方或許喪失了愛這個面向。人們或許徹底忘記了,在愛里有著無限內在成長的可能。
如果你想找刺激,那麼更換伴侶是好的。你會更刺激;你的伴侶是你要去探索和發現的。對於舊伴侶,一切都是已知的、安定的——整個版圖都是已知的。一個人開始覺得有些受夠了,有點無聊。這是自然的。
但如果你愛那個人,你甚至也會愛那份無聊。如果你愛那個人,你甚至也會愛他的舊習慣,舊方式,舊版圖。老東西有它們自己的魅力。就像你坐著的這把舊椅子——它有些東西是別的椅子給不了的。它完全貼你身;不光你知道它,它也知道你。
2.
問:在我跟我女朋友的關係裡,我遇到了困難,我在想要不要繼續這段關係。
所有的關係都是愛、恨關係。沒有一段關係純粹是愛,沒有一段關係純粹是恨。它是愛+恨。如果你誠實,你會陷入麻煩。如果你跟一個女孩說,“我跟你的關係既有愛又有恨。我愛你如初戀(就像我從沒愛過別人一樣),我恨你,就像我從沒恨過別人一樣。”你想結婚都難了,除非你找到一個靜心的女孩,她能明白其中的真相;除非你能找到一個朋友,他能明白頭腦是多麼的複雜。
頭腦並不簡單,它非常複雜,通過頭腦,你永遠不會變得簡單,因為頭腦不停的製造欺騙。保持靜心,意味著覺察到那個事實——頭腦一直在隱藏一些東西不讓你看到,對於一些讓你鬧心的事實,你閉上眼睛不去看它們。遲早這些鬧心的事實會爆發,把你壓倒,你會跑到另一個極端。那一端並不遠,它並不在天上;它就在你身後,在你內在,在你的頭腦裡,在頭腦的運作裡。如果你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停在中間、保持中立。
3.
問:當我看到我愛人對別的女人感興趣時,我就會嫉妒。雖然我很愛他,但我對此很不開心。請幫幫我。
性會製造嫉妒,但這是次要的。問題不在於如何放下嫉妒;你無法放下它,因為你沒辦法放下性。問題在於如何把性蛻變成愛;那麼嫉妒就會消失。
如果你愛一個人,那份愛就是承諾,就是保障,足夠了。如果你愛一個人,你知道他不會去找別的人。如果他去了,他就去了;你無能為力。你能做什麼?你可以把他殺了,但一個死人不會有什麼用。
當你愛一個人,你就會有一種信任,他不會去找別人。如果他去了,那就沒有愛,你無能為力。愛會帶來這份了解。嫉妒沒有了。
如果有嫉妒,你就要清楚的知道,沒有愛。你在玩一場遊戲;在愛的背後你隱藏著性。愛是一個被染了色的詞;性才是真相。
4.
問:在人際關係上,我感到挫敗和失衡。我現在單身。
你需要戀愛、一段關係——它會讓你安頓下來。愛是一個非常基本的需求,就像食物一樣基本。沒有食物,沒有愛,你就會開始萎縮。沒有食物,身體會開始餓死。沒有愛,你內在最深處的存在也會開始死亡。你需要一些非常溫暖的愛情。你需要一個能像母親一樣愛你的女人,你的能量馬上就會安頓下來;否則你可能有大麻煩——你會分裂成兩種人格。
愛帶給你完整。沒有愛,每個人都會有兩個頭腦——右半腦和左半腦,它們是分開的。在兩個半腦之間有一個非常小的橋樑。當你深愛一個人,那個橋樑就會變得越來越有力,越來越寬,越來越大。
在一段真正深入、親密的關係裡,有一刻會來到,右半腦左半腦不再分開。它們變成了一個整體。那就是為何愛看起來如此不理智。對於那些很上腦的人來說,愛看起來如此的荒謬、盲目。它是不理智的,因為兩個半腦相逢、融合、變成了一個整體。它非常的混亂,但也非常的美。一切美的東西都出自於混亂。所有的星辰都誕生自混亂、混沌。
帶著你必須在愛裡達成靜心的想法,進入一段關係。愛作用非常大,如果你正知正見。否則愛會非常有破壞性。它摧毀了很多人。它只帶來了麻煩、焦慮、痛苦、悲傷、抑鬱、挫敗。但愛沒有任何錯;是人內在某些東西錯了,他的態度錯了。他沒辦法使用愛。始終記住,內在的統合是需要的。外在只是進入內在的工具,內在才是目標。
5.
問:一段充滿愛的關係真有可能嗎?
關係意味著某些完整的、完成的、結束了的。愛從來都不是一段關係;愛是“連接著”。它始終是一條河流,不停的流淌,沒有止境。愛不知道句號、結束;蜜月會開始,但從沒有結束。愛不像小說,開始於某處,結束於某處。它是一個生生不息的現象。愛人們會分手,但愛會繼續。它是一個連續。它是一個動詞,不是一個名詞。
我們為什麼會把“連接著”的美縮減成一段關係呢?為什麼我們這麼著急? ——因為連接是不安全的,關係是一種安全,關係是一種確定。連接著只是兩個陌生人的相逢,或許只待一晚,早上我們就說再見了。誰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們是如此害怕,我們想把它確定下來,我們想把它變得可以預見。我們想要明天遵從我們的想法;我們不允許它自由,想怎麼來就怎麼來。所以我們立馬把每一個動詞縮減成了名詞。
Osho----奧修
Friday, August 25, 2017
觀照、覺察你正在做的事情
觀照、覺察你正在做的事情
你必須先懂得“覺察”的意義。當你走在街上時,你會注意到許多事情:沿路的商家、經過身邊的路人、車輛,你注意到很多事情,除了一件事之外,就是你自己。你正走在路上,你意識到許多事,唯獨沒有意識到你自己,這個對自己的覺察,也就是葛吉夫說的“記住自己”,他說“不管你身在何處,要總是記得自己。”
無論你正在進行任何事情,你的內在不要停止做一個動作:覺察自己正在做這件事。你正在吃飯,去覺察到自己;你正在走路,去覺察到自己;你正在聽、在說話,去覺察到自己。當你生氣的時候,去覺察到你正在生氣,就在生氣開始的當下,去覺察到自己正在生氣。這個持續不斷的記住自己,會在你裡面創造出一股微妙的能量,你的人會開始變得清晰透徹。
通常,你不過是一隻鬆垮垮的袋子!說不上真的實存,也沒有一個中心,就像是混了許多樣東西在一起的液體,沒有任何的中心。你是那些不斷在游移、善變的群眾之一,裡面沒有人在當家做主。覺察能讓你做主人,當我說做一個主人時,我不是要你成為控制者;當我說做一個主人時,我是說要“在”——持續不斷的在。不管你做什麼或不做什麼,你的意識中一定要不斷記住一件事:你“是”。
這個單純的感覺自己——我“是”的感覺會創造出一個中心,一個如如不動、寧靜的中心,一個自我主宰的內在中心,那是一種內在的力量。當我說“內在的力量”時,我是說真實的力量,那正是為什麼佛陀談到“意識之人”,那確實是一種火焰。當你開始覺察,開始去感受你裡面新的能量、新的火焰、新的生命,以及由於這個新生命而來的新力量、新活力,許多過去宰制你的事情會直接消融,你不需要和它們角力。
因為你的虛弱無力,你必須和你的憤怒,還有你的貪婪、你的性慾奮戰。憤怒、貪婪、性慾都不是問題,你的虛弱無力才是問題。當你的內在開始茁壯之時,你心中感覺到自己的在,你的能量會凝聚、結晶在一點上,於是會有一個自己(Self)誕生,記住,是自己,不是自我(ego)。
對自己錯誤的認知就變成自我,明明沒有自己,你卻一直相信你有,那其實是自我,自我是假的自己——你不是一個自己,儘管你以為你是。
這就是你要去發現的,覺察是去發現內在最核心深處的方法。你愈無意識,你離自己愈遙遠;你愈有意識,就是朝自己愈靠近。在意識到達百分之百的時候,你活在自己的中心;當意識較微弱時,你活在靠近表層的附近,或是當你無意識時,你活在表層的地方,完全忘了自己的中心,所以說,你的意識有這兩種可能的移動方式。
你可以處在表層,意謂著你活在無意識裡,看電影、聽音樂,讓你忘卻自己,那時你是處在表層。即使是去讀吉塔經、聖經、可蘭經,這些事也可以讓你不記得自己,使你活在表層。
無論你做什麼,如果你能記住你自己,你就是在接近自己的中心,有一天你會端處於中心,於是你開始有能量,那個能量即是火焰。整個生命、整個存在就是能量,就是火焰。火焰是以前的說法,現在他們稱那叫做電流,人類對它有無數個說法,但火焰是貼切的說法,電流聽起來似乎不夠活,火焰比較傳神。
做事情的時候保持留心,這是個漫長又艱辛的旅程,連要保持警覺一秒鐘都不容易,頭腦總是會不時的介入,但這不是辦不到的事,這是有可能的,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可能辦到的。你只需付出努力,傾全心全意去做,毫無保留地去做,勇於探觸內在的每一個角落,為了覺察不惜犧牲一切,只有這樣,內在的火焰才會被你發掘,它就在那裡。
如果有人要在現存的宗教中,或是曾經存在過的宗教中去找到本質上的合一(essentialunity),他唯一能找到的就是——覺察。
覺察是回到自己中心的方法,覺察是達到內在火焰的方法。它就隱藏在那裡,我們可以去發現它,當它被發現的時候,我們才有能力進入聖殿,在那之前是不可能的,永遠不可能。
OSHO----奧修
Love工作坊 整理
你必須先懂得“覺察”的意義。當你走在街上時,你會注意到許多事情:沿路的商家、經過身邊的路人、車輛,你注意到很多事情,除了一件事之外,就是你自己。你正走在路上,你意識到許多事,唯獨沒有意識到你自己,這個對自己的覺察,也就是葛吉夫說的“記住自己”,他說“不管你身在何處,要總是記得自己。”
無論你正在進行任何事情,你的內在不要停止做一個動作:覺察自己正在做這件事。你正在吃飯,去覺察到自己;你正在走路,去覺察到自己;你正在聽、在說話,去覺察到自己。當你生氣的時候,去覺察到你正在生氣,就在生氣開始的當下,去覺察到自己正在生氣。這個持續不斷的記住自己,會在你裡面創造出一股微妙的能量,你的人會開始變得清晰透徹。
通常,你不過是一隻鬆垮垮的袋子!說不上真的實存,也沒有一個中心,就像是混了許多樣東西在一起的液體,沒有任何的中心。你是那些不斷在游移、善變的群眾之一,裡面沒有人在當家做主。覺察能讓你做主人,當我說做一個主人時,我不是要你成為控制者;當我說做一個主人時,我是說要“在”——持續不斷的在。不管你做什麼或不做什麼,你的意識中一定要不斷記住一件事:你“是”。
這個單純的感覺自己——我“是”的感覺會創造出一個中心,一個如如不動、寧靜的中心,一個自我主宰的內在中心,那是一種內在的力量。當我說“內在的力量”時,我是說真實的力量,那正是為什麼佛陀談到“意識之人”,那確實是一種火焰。當你開始覺察,開始去感受你裡面新的能量、新的火焰、新的生命,以及由於這個新生命而來的新力量、新活力,許多過去宰制你的事情會直接消融,你不需要和它們角力。
因為你的虛弱無力,你必須和你的憤怒,還有你的貪婪、你的性慾奮戰。憤怒、貪婪、性慾都不是問題,你的虛弱無力才是問題。當你的內在開始茁壯之時,你心中感覺到自己的在,你的能量會凝聚、結晶在一點上,於是會有一個自己(Self)誕生,記住,是自己,不是自我(ego)。
對自己錯誤的認知就變成自我,明明沒有自己,你卻一直相信你有,那其實是自我,自我是假的自己——你不是一個自己,儘管你以為你是。
這就是你要去發現的,覺察是去發現內在最核心深處的方法。你愈無意識,你離自己愈遙遠;你愈有意識,就是朝自己愈靠近。在意識到達百分之百的時候,你活在自己的中心;當意識較微弱時,你活在靠近表層的附近,或是當你無意識時,你活在表層的地方,完全忘了自己的中心,所以說,你的意識有這兩種可能的移動方式。
你可以處在表層,意謂著你活在無意識裡,看電影、聽音樂,讓你忘卻自己,那時你是處在表層。即使是去讀吉塔經、聖經、可蘭經,這些事也可以讓你不記得自己,使你活在表層。
無論你做什麼,如果你能記住你自己,你就是在接近自己的中心,有一天你會端處於中心,於是你開始有能量,那個能量即是火焰。整個生命、整個存在就是能量,就是火焰。火焰是以前的說法,現在他們稱那叫做電流,人類對它有無數個說法,但火焰是貼切的說法,電流聽起來似乎不夠活,火焰比較傳神。
做事情的時候保持留心,這是個漫長又艱辛的旅程,連要保持警覺一秒鐘都不容易,頭腦總是會不時的介入,但這不是辦不到的事,這是有可能的,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可能辦到的。你只需付出努力,傾全心全意去做,毫無保留地去做,勇於探觸內在的每一個角落,為了覺察不惜犧牲一切,只有這樣,內在的火焰才會被你發掘,它就在那裡。
如果有人要在現存的宗教中,或是曾經存在過的宗教中去找到本質上的合一(essentialunity),他唯一能找到的就是——覺察。
覺察是回到自己中心的方法,覺察是達到內在火焰的方法。它就隱藏在那裡,我們可以去發現它,當它被發現的時候,我們才有能力進入聖殿,在那之前是不可能的,永遠不可能。
OSHO----奧修
Love工作坊 整理
Saturday, August 19, 2017
連續七天的情緒回溯
連續七天的情緒回溯,釋放了很多隱藏的眼淚、悲傷、感傷、焦慮...等等等。
也體悟到很多感觸,生命中很多痛苦的源頭都是從情緒開始...如果一個人活得很累也說明了,能左右他生活中心情的事件實在太多。
第七天,我回溯到我的童年,我看見自己與母親之間的關係,我看見童年的自己為了得到她更多的肯定而失去了表達自己的勇氣,我看見一些的焦慮情緒...如果沒有一些好的表現會失去她的讚美跟關注,我一直哭泣......
我告訴我的母親,我希望我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而不需要恐懼告訴她,我多麼希望不管我有沒有滿足她的希望,我都不會恐懼任何結果,我不擔心得到她的否定,而需要做她希望的來保有我們之間的關係,我希望感覺到更多她的愛,而其中沒有任何期待和要求...我是如此深愛著她,而不希望看見她失望,而也在當中不失去自己。對我而言她任何時候的愛及支持對我來說是何等重要,我不需要取悅她,或者去當一個懂事聽話的乖孩子......去失去自己,失去自由。我希望不管我做什麼,我在哪裡,她的愛都跟我在一起,而不是那麼多的條件。原來無條件的愛是我當時真正想要表達的情緒跟情感,透過現在的意識我看見過去那個想討愛的孩子......。
心裡很深層的情緒一直被挖出來,我整個心輪轉動的非常厲害,我看見藍色的光跟金色的光不停旋轉環繞著我周圍,我感恩一切安排,讓我看見自己的害怕跟需要,透過一層又一層的釋放,我感受到很大的愛跟滿足。光上面的灰塵被一步步擦亮,讓光更清楚,也許灰塵無法讓光停止發亮,但卻還是影響了亮度。
在課程結束後的最後一天,我深深的跟奧修師父連結,我透過這個課程解放了自己,內心很多愛一直自然的湧現。晚上的白袍靜心再次看見奧修師父站在我前面微笑,我感動的一直哭,一種捨不得離開的情緒很強烈,我告訴奧修,什麼力量是我該帶回去台灣的,關於靜心什麼是我該知道什麼? 那一瞬間,我感覺到我跟奧修是一體的,一個訊息下來:「妳就是奧修」。我再次泣不成聲,奧修的教導充滿智慧,祂不要我抓住奧修,抓住這個意識,祂要我成為自己,祂充滿慈悲的精神,我感覺自己跟奧修的意識在一起,我一邊舞蹈也感覺到自己是奧修,奧修也是我,慢慢我看到現場的每個人都變成奧修,我是自己也是奧修,一種我們都是一體的的感動,我感覺到很大的體悟,愛,感動。
古印度經言:「一個師父,是一次的死亡。」
當我們連結到一個真正的師父時,我們的內在會產生蛻變、淨化,超越。一些古老的舊模式、一些根深蒂固的自我會被革新會死去。
我們容易陷入三個時空的負面情緒影響,悲傷過去,恐懼未來,憤怒現在。過去的悲傷牽絆著現在,現在的憤怒總是衍生出更多的情緒糾結,面對未來的不確定又產生越來越多的恐懼。
當我們去發現我們的情緒反應,會感受到憤怒、恐懼和悲傷這三種的情緒核心。但不管今天我們在哪裡,過去做了什麼...如果都是當下最好的選擇,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當我們在有條件的愛下被教育而成長,那我們又如何成為無條件的愛本身!?我想...如果有條件的愛的能量能真正被轉化也接納,這也才能真正進入無條件的愛的本質。如何學習克服悲傷,讓悲傷克服了整個存在, 這個片刻也才能有容納它的地方。
知道自己,成為自己。
Thursday, August 17, 2017
這幾天的釋放課程來到尾聲,而我的心輪卻越來越多的壓迫
第六天
這幾天的釋放課程來到尾聲,而我的心輪卻越來越多的壓迫。
課程的最後兩天,引導師也一直提醒大家要好好把握最後的釋放機會。
課程再一次的演講提醒,你們沒辦法在大街上大吼大叫,你會被警察逮捕去關起來,你沒辦法在大街上瘋狂舞蹈不被當成瘋子,你沒辦法在大街上狂哭亂扔東西不被當成神經病,馬上有警察來找你,而這個空間的釋放是安全的,透過這個大家共同創造的能量,你們可以安心倒垃圾,而變成瘋子一直是女人最擅長的,如果你不想被瘋子的垃圾扔到,請用儘全力成為這裡倒垃圾的第一名。
全場再次哄堂大笑....
接下來我們大家全神專注的成為瘋子....。
這幾天心輪壓迫的感受一直持續,我很輕易就進入大哭的頻率,我將所有從小到大累積的擔心及不安透過狂哭一直釋放...
一股很大的悲傷跟擔憂透過哭泣拼命狂哭,我全身都在表達,而這表達的能量意識也持續一直切換不同情緒....
各式各樣的脆弱情緒排山倒海的湧上來,各種形式的軟弱ㄧㄧ出來,有罪惡感、難過、失落、悲傷、委屈、無奈...等等等。
我也看見原生家庭的意識對我們生命每個階段其實都造成影響,跟父母的關係反應了我們對生命中每段關係的看法,甚至也一直影響著我們想成為什麼樣角色的選擇,我們曾經控訴著別人對我們生命造成的傷害,而不知道這些事件也反應出我們內在真正對世界真正想表達的看法及感受。我們忽略真正的自己在很多的時間裡面,而去成就別人希望我們扮演的角色。
我持續不斷大哭、狂哭,我讓每個回溯到的意識都ㄧㄧ去成為它想表達的能量。
如果沒有去釋放情緒,我想你很難看見自己真正愛的本質。如果不願意坦承自己的脆弱,我想你很難看見一點,自己的愛從來沒有離開你的事實。
透過覺醒,我們將進入生命,享受它。
如果愛不能喚醒你,那麽生命用痛苦來喚醒你;
如果痛苦不能喚醒你,那麽生命用更大的痛苦來喚醒你;如果更大的痛苦不能喚醒你,那生命用失去喚醒你;如果失去不能喚醒你,那麽生命用更大的失去喚醒你,包括生命;生命會用生命的方式,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裡,無止境地來喚醒你,直到你醒了。
如果痛苦不能喚醒你,那麽生命用更大的痛苦來喚醒你;如果更大的痛苦不能喚醒你,那生命用失去喚醒你;如果失去不能喚醒你,那麽生命用更大的失去喚醒你,包括生命;生命會用生命的方式,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裡,無止境地來喚醒你,直到你醒了。
(待續)
Tuesday, August 15, 2017
課程前有一段演講提醒,請不要在釋放課程中靜坐
第四天
課程前有一段演講提醒,請不要在釋放課程中靜坐,你將收到別人倒出來的垃圾,請不要在釋放課程中不專心,你將有機會收到別人倒出來的垃圾,你最好像個瘋子,只是拼命倒出自己的垃圾,這個片刻你要成為第一名的瘋子,否則你將有機會收到別人倒出來的垃圾。
現場哄堂大笑......。
接下來沒有人想成為垃圾桶,所以成為第一名的瘋子是很重要的。
進入第四天,不管是能量狀態還是投入釋放的意識都變得越加強烈,可以明顯感覺到,輕易進入非常強烈的釋放,感覺到周圍的釋放能量很強烈,只要我ㄧ停止釋放,我就有一種很想嘔吐的症狀頻頻出現......
所有人都很用力的釋放意識,都使用了全身的力量,我開始回溯過去,畫面一ㄧ出現了,有時候我甚至感覺到,那些受傷的情緒已經被轉化,但我依然讓自己重回這些意識現場,只是為了去把握任何可能還沒有流動的能量釋放。
我不想要聽大腦的分析,我就只管進入這些過去意識,然後去表達釋放,我發現原來我從來沒有給自己在生命中那麼多的表達,每一次的意識進入都把自己帶入更深的意識漩渦,然後這時候的連結跟清理都將自動發生,我只管釋放發洩。努力倒垃圾。
當下沒有形象,沒有顧慮,沒有任何考量,所有的形象框架在這一刻都開始瓦解,我不知道我在哪裡,我幾歲,我是誰,我只是倒倒倒...
全部一切回溯到的記憶,我都去表達,我狂哭了...
因為自己居然失去了表達一切的勇氣,我狂哭自己其實也有害怕做真正自己的時候,一些信念框架告訴我,我去坦承表達一切是危險的,我看見一個隱藏自己的框架,我害怕完整的表達及表現自己,我從來不知道我有這個框架,「因為太恐懼了,我只能悄悄地好,千萬不能讓別人知道。只能這樣靜悄悄地成為著,不敢有太大的張揚。」
當我們正當的追求被扭曲變成了"虛榮",而謙虛、謹慎也在另一個層面被恐懼綁架了。
所有負面想法的背後,
都隱藏著對被懲罰的恐懼。
都隱藏著對被懲罰的恐懼。
我們恐懼某些獲得的背後一定藏著對更大的傷害。這種意識的作用下,我們害怕相信自己值得,因為恐懼的作用,我們選擇讓自己隱藏起來。不敢全然的擁抱好。
我們的小我會提醒我們,經驗成功、豐盛、幸福,我們可能會失去某些更重要的東西,或者承擔更多的麻煩,我們要保留且遠離某些好。
甚至我們做一些自我破壞的行為,讓自己變醜,讓自己看起來沒有那麼好,沒有那麼幸福。降低其它人的注意、讓一切只能悄悄地好,千萬不能讓別人知道。
因為恐懼,我們對恐懼做出任何的預防,甚至在他人貶抑我們之前,先貶抑自己或者把自己藏起來,不給他人貶抑自己的機會。
現在該是可以丟掉它的時候了。
Wednesday, August 9, 2017
第三天的課程後我眼睛頻頻出現淚水
續曲......
第三天的課程後我眼睛頻頻出現淚水,
不自覺的泛淚......。
不自覺的泛淚......。
晚餐後的夜晚,我感覺到心輪有一股很強烈的壓迫能量,能量一陣陣漸強漸弱,捉摸不定...
我知道這次的釋放課程是上師特別準備給我的體悟及釋放...。
專注每個當下......透過每種機會釋放自己,成為更純淨的能量管道。明白各種的情緒釋放的過程及產生的影響,才知道該怎麼更有效率的去引導且釋放進入靜心...
這一刻我像一顆被氣充滿漲大的能量球,慢慢被吹氣漲大...又被溫柔的慢慢放出能量,就這樣來來回回的放大、縮小、平靜...再放大、縮小、平靜....
一個晚上這樣的能量呼吸持續不斷,身體的表達非常積極,我知道有些能量準備出來了...我跟我的身體,我的感覺在一起,寧靜、單獨...
我走在月光中行禪、靜心...。
走著...走著...一個能量帶我進入一段過去的記憶...
我看見大我很多歲的大姊...她要結婚了。我感覺到很替她開心,但另一方面我透過現在的意識覺察到當時我的意識其實是難過的...當時還不成熟的意識告訴我,這些感覺被我定義到錯誤,不應該存在的表現,然後就被趕到不該重視的意識框架裡面去忽略...
大姊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摯友關係、摯愛關係、家人關係,一個保護者。一個總是願意給我最大支持最大包容的人,但之後這個關注將轉移到其它人,我不再享有這麽多的權利,我會失去這些原本屬於我的關注......。
雖然這一刻的我已經不可能為這種事情感覺受傷,也知道我跟她之間的愛永遠不變,但是對於過去的我的意識來說,當下就是有非常多的情緒要處理,過去的我不知道這是什麼且該怎麼表達,我感覺很脆弱,所以那個片刻的我刻意隱藏我真正的感受,一個假裝成熟的人...
只是去表達所有人認為該出現的態度,我壓抑感傷。我其實可以去跟她聊聊,好好表達愛,讓能量流動,讓一切能量提升,但當時的我幼稚的心智只是刻意壓抑、忽略、表演...讓一切能量停滯。
這一刻,我傾聽過去的一切情緒,現在的意識與過去的意識一起在月光中行禪、靜心...。
「這是你的路, 這條路也只有你能走。
其它人可能會陪你走, 但是沒有人可以幫你走。」
~魯米 -Rumi
(待續)
這幾天進入了連續七天強烈釋放的課程
這幾天進入了連續七天強烈釋放的課程,會參加這個課程不是安排好的,是一個剛好的發生,而我也享受這個發生。
第一天
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一起用著自己不懂也不需要清楚的語言不停且不斷的亂語...吼叫、尖叫、大聲唱歌、大家用著自己的方式用力釋放全身的壓力...從小到大累積的情緒...。
一開始我感覺自己必須去製造聲音,我隱約聽到週邊有各種的憤怒吼叫聲...拍打聲...我很想也找到我身體中憤怒的能量,去釋放...我刻意維持亂語行為的釋放,刻意發出各式各樣的聲音及讓身體的釋放...
這過程中,我嘗試各種聲音...其中有一個特定的吼叫聲音讓我特別有感覺,透過這個聲波我感覺到一種一步步深入意識的節奏,我完全跟我的身體在一起了。
我也覺察到...原來我要釋放的能量不是憤怒,我像是一顆要被剝開的洋蔥,我開始有莫名的害怕,我感覺到身體越來越寒冷,我不自不覺捲縮在角落蓋著毯子....繼續亂語....
第二天
相較昨天今天很快就進入自己的狀態,我身體的感覺非常明顯,我開始不停的嘔吐,我觀照當下的感受,我感覺這不舒服的能量從海底輪...臍輪...太陽神經叢....一直發生...我清楚的感覺到每個脈輪的能量,也感受到每個脈輪都承擔了一些隱藏且很想表達些什麼的能量。
當我在釋放海底輪時,我很想發出各種原始大地的聲音,一下子低沉的吼叫,一下子一種全身晃動而發出震動的大叫聲,也頻頻看見自己在大地奔跑的畫面,一種無邊無際的自由。
來到臍輪的釋放只想大叫、大笑、尖叫,發出一堆我都不知道怎麼製造的亂語聲音...
來到太陽神經叢,我的亂語是搭配著狂叫不停的釋放,不停吼叫到底,不停的大笑...十分過癮,一種又哭又笑的癲瘋狀態....
(待續)
Sunday, August 6, 2017
關於我的靈性名字命名的小故事...
關於我的靈性名字命名的小故事...(下集)
在我去印度前我已經非常喜歡在工作坊中使用一些聲音來設計一些主題課程,而去印度後我更深入了解一些在聲音能量振動所傳遞的古老智慧的分享。
地球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會被聲音影響,即便是聽力受限的人,也能感受音頻的震動。
所以很多宗教團體或者靈性團體會在集會活動中一開始與結束時...唱一些簡短的梵唱。而通常這些唱誦也都保留了原始的梵音,其理由是梵音本是宇宙創造的原音,也最接近人體頻率的自然諧和律。
關於靈性名字的意義...主要目的是為了連結符合靈魂振動頻率而命名的名字,當我們讀著它的時候,這物質世界的肉身將會與這個靈性名字的能量共振。我們透過這個振動頻率連結到先天能量,認識到自己靈魂最重要的一部份。然後穿越物質實相去明白靈性層次中來到地球更深遠的意義,去認出自己的本質及真我潛能,透過靈性名字去連結這個能量振動,當然名字的振動頻率也隱藏著這份振動頻率對自己生命的意義。
我們本身就是能量,而周圍一切也都是能量,每一個念頭、思緒、各種顏色、圖騰…都屬於不同的頻率及能量。正面意識代表著一種頻率和能量,相反地,負面想法也帶著一種振動頻率。所以透過調整想法達到調整頻率去轉化自身的能量,是最簡單的方法,禪修中強調的靜心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讓自己心靈平靜,透過純淨的意識而可以馬上提升自己的能量場及頻率。
但是不管是使用語言或聲音、冥想,都可以緩解周圍的能量而達到讓身心靈放鬆的效果,去調整當下的心情達到提升內在能量的效果,而進一步來到ㄧ種和諧、寧靜、喜悅的狀態。這些原本是古老的智慧,而如今卻穿越時空來到現代搖身成為療癒文明疾病及轉化現代人能量最自然的方法。
所以聲音也常被使用在療癒、修行中。
因為透過聲音能輕易連結各種能量的振動達到調頻,是轉化能量的最輕鬆途徑。
因為透過聲音能輕易連結各種能量的振動達到調頻,是轉化能量的最輕鬆途徑。
而這些瞭解也讓我更尊敬自己的聲音,也更明白時時刻刻保持自己純淨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更不要輕易透過語言去散播一些傷害或者不好的思想,因為我們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傳送出去的能量振動影響周遭也回饋自己。
我很感恩,得到這些明白,也走到這裡,
也謝謝大家的愛,一個靈性名字交代了兩篇文章,真是不好意思。:p
也謝謝大家的愛,一個靈性名字交代了兩篇文章,真是不好意思。:p
最後我要謝謝真心支持我走到這裡的家人朋友喔!我不指名,你(妳)知道的。
愛與光與所有家人朋友同在。
Shivani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core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re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human body’s “jin” (fluids) and “ye” (liquids) differ not just in their consistency—whethe...

-
淺談靜心 中文的「靜心」是翻譯英文的「Meditation」,但它最早的起源是梵文的「Dhyana」。它不是集中精神,也不是沈思,更不是冥想,這些都是頭腦和心智的範圍。靜心是一種超越頭腦和心智層面的。 靜心是一種無為的模式。不需要刻意專注,也不必沈思。只是安靜的坐著,觀...
-
最近有很多朋友問我有關坦普拉琴(Tanpura)的典故,也對這靜心樂器及相關課程有詢問,所以開放團購坦普拉琴(Tanpura),讓那麽美好的樂器有機會可以有更多人知道它、擁有它、學習它、接觸它,使用它。 每一支琴會請師父特別調整你需要的音頻,也有你自己的名字。這是一支...
-
有些人問為什麼要使用曼陀羅? 談談我在印度得到對曼陀羅的認識。 在印度曼陀羅圖騰、符號是非常常見的,甚至他們會在家門口創造自己的曼陀羅圖騰,曼陀羅圖騰也被製作成日常用品,如掛布、桌布、床單、地毯...等等。 ''脈輪''一詞是意味著:...